保險經紀人該不該多收佣金?
 

最近美國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財會顧問Deloitte在網站上又提起這件引人爭議的話題。在美國自紐約州長Spitzer在其擔任紐約檢察長時代追訴美國前幾大保險經紀人和保險公司之後,這一直是保險界的熱門議題。

美國旅行家(Travelers,曾與花旗銀行集團合併但又分離的保險業者),最近與檢察官達成協議賠償六佰萬美元解決了他們付額外費用給保險經紀人的調查案件,這種類似的案件已高達十一家保險公司與檢察單位妥協付錢消災。這是一件橫跨美國各州的事件。

從下面幾個角度來觀察與討論:

  (1) 保險經紀人一直自許是保險消費者,也就是被保險人的守護神,以捍衛被保險人的利益為職責,
    那麼多拿這些佣金是不是守護神該做的?

  (2) 至少在台灣,保險公司與保險經紀人之間的交易應該是可以供人檢視,那麼這些交易大家勇於公
              開嗎?

  (3) 如果佣金的多寡,或者所謂Contingent Commission不是誘使保險經紀人決定市場選擇的因素,那麼
    保險公司提供Contingent Commission 的目的何在?

  (4) 保險公司口口聲聲要提高服務品質、降低成本,那麼Contingent Commission與這兩項訴求有什麼直
    接的關連?

  (5) 所有的Contingent Commission都來自客戶的口袋,所以客戶應該有權說這些錢是否該給我的保險經
    紀人,而不是保險公司與保險經紀人之間私相授受。保險公司或保險經紀人給了被保險人這樣的
              選擇嗎?

  (6) 有什麼方法或機制可以防止保險經紀人與保險公司之間做綁標的動作(Rigging the Bid)?被保險人是
    不是樂於被綁標?如果樂於被綁標,那麼又何苦花力氣做招標的動作呢?

  (7) 我們的保險監理單位有權或有人力去稽核任何不合理的佣金制度嗎?

  (8) 保險公司自身有勇氣去抵抗這種行之有年的制度嗎?或者保險公司才是鼓勵這種制度的推動者?

  (9) 我們的被保險人對這樣的情況(多拿Contingent Commission)毫無所悉或是視這樣的作法為正常?可
    以接受?反正也不是我給錢?

  (10) 這些Contingent Commission或是其他的名目如風險分析、查勘費用是不是可以提昇對客戶的服務
      品質?其對價關係是否合宜?

  (11) 如果保險經紀人是獨立的,代表被保險人的專業人仕,那麼年底向保險公司爭取一筆可觀的
       Contingent Commission,這又代表誰?又代表何種獨立的精神?

這些問題看似複雜難解,為了不讓人覺得我們在引導讀者思考批判這一個存在已久的現象,就把問題留給每一位被保險人自己去解答,畢竟幾乎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做被保險人。

Back

2007年1月14日

 


www.cubicri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