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汽車保險市場如何迎接Usage-Based Insurance
 
 

美國、英國、泰國、韓國相繼推出所謂Usage-Based Insurance之後,台灣的汽車保險市場是否跟進這個最新的保險商業模式?

首先,台灣保險業者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台灣的汽車所有人、駕駛是否會接受這種以駕駛行為表現做為汽車保險費的依據的汽車保險核保方式,也就是一般所謂在汽車上安裝一個telematics device,可以偵測一個駕駛人習慣、駕駛地點、時間,利用這些資料,由保險公司的核保人員給予這輛汽車和駕駛人,最合乎其風險評估的保險費率。如果保險公司的目標是爭取更多新的客戶參加這樣的汽車保險模式,首先該克服恐怕還不是說服客戶參加,而是說服我們的保險監理單位,在汽車保險的核保精算風險評估項目中,加入更多與Telematics蒐集的資料相符合的風險因子,准予保險公司就這些項目給予被保險人更大的折扣或更高的費率,例如一輛一星期祇上路兩三小時的汽車是否享有較大的折扣?如果保險監理單位不認可保險公司蒐集到的被保險人資料、駕駛習慣是給予更大折扣的基礎,那麼所謂Usage-Based Insurance在法規基礎上已經不可行。台灣自認為是已開發的進步國家和市場,我們是否願意採用這種新式的且較合乎科學風險評估的保險方式,值得保險業者和金融監理機構深思。

這是大數據的應用之一,保險本身就是倚賴統計數字做為計算保險費率和賠償的行業,現在有先進且可靠的科技工具,有效提供這樣的統計資料,如果不朝這個方向進行,我們又如何自豪是一個科技領先的社會?

任何一家保險公司想要領導這樣的市場趨勢,一定會非常辛苦,因為要說服保險監理單位,要教育消費者,甚至投資開發一個合於台灣市場的Telematics Device,想想由政府支援的ETC在台灣市場這兩年所受的屈辱和難堪、責備,台灣的保險業者大概也沒有膽量率先推出這樣的產品,吃力且難討好。如果加上保險監理單位保守的心態,在三、五年之內,看不見台灣汽車保險市場有推廣這種保險產品的曙光。

 


June 2015
 

Back


www.cubicri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