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物保險界的現實問題
 
 

從商界演化的道理而論,祇有適者生存或者說有目的者才能生存,如果短期以目前的經營方式或資源,無法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長遠而言,這樣的經營者很難存活在一個環境在變,而自我不變的市場之中。

台灣的產物保險市場不夠大,而且在過去十年裡無法擁有人壽保險同樣的成長速度,台灣是全世界保險費佔GDP比例最高的國家,換言之,台灣保險業是台灣最大的雇主,但是其中的貢獻多是人壽保險業,而非產物保險業。人壽保險業驚人的成長,創造非常高的人壽保險穿透率,使人壽保險與一般民眾的生活結合在一起,產物保險卻無法做到這樣的規模與態度。

台灣產險市場將面臨的直接威脅來自鄰近區域,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產物保險業者。中國大陸的保險業者受限於政治因素,短期尚無機會直接在台灣市場營運,但是長遠而言,他們可以像網購的商家一樣,將以驚人的市場力量直接向台灣市場掠奪資源和客戶。

香港的產物保險技術、人才和資源均較台灣市場來得進步與豐沛,中國大陸挾帶財力資源,再結合香港的技術,有能力短期內建立一個亞洲區的產物保險集散地。當然他們最大的障礙是法規與開放的問題,如果中國大陸的財團利用香港的人力和法規進軍亞洲市場,他們可以輕易奪取台灣的許多產物保險市場,他們既不唱西洋歌劇,也不唱北平京戲,他們可以唱各種地方戲曲而不走調。

再談科技應用方面,以最簡單的科技應用而言,台灣產物保險業的電子郵件軟體多是不合格的,無論管理與應用均未達一般國際水準,有負台灣為科技大國的盛名。至於Big Data的應用,更是遙不可及,首先怕會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即使美國已經實施的在被保險人的車子裝置行車模式的紀錄器以反映駕駛人的習性,在年度汽車保險費率上做直接增減這樣的商業模式,都有可能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

遠景不是我們想看到的或是我們看到的,而是我們怎麼看未來,如果我們對以上的現實問題不能坦然以對,且抱著改革的態度,台灣產物保險的前途、遠景將十分令人憂心。
 


November 2013
 

Back


www.cubicri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