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考驗全球的保險業
 

根據日內瓦協會(Geneva Association)的十週年檢討報告指出,雖然911事件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保險賠償事件,在紀錄上並無保險公司因911事件造成的賠案該賠而未賠。當然保險公司對世界貿易中心的雙塔理賠案件,曾經對簿公堂。平均約四、五年這些重大的保險案件皆獲得賠償,保險公司或再保險公司也在事後恢復自身的財務能力。

經過這次教訓之後,保險公司在承保大型商業客戶時也調整其再保險結構並且了解共同擔負風險的重要性,保險產品的設計也應做更明確的修正,避免花費驚人的訴訟費對理賠案件再做爭辯。

再保險公司開始了解那些預料不到會發生的事件或可能發生的損失金額。即使保險公司用風險模組估算可能發生的損失衝擊,模組功效仍然難令人滿意。保險市場在911事件之後的表現值得稱許,人們見識到在世界經濟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保險與再保險業屹立不搖,給人們及商業、工業界有一個尚稱安穩的靠山。

在全球化之後,任何一件單一重大事件均會影響全球供應鏈上的任一國家或地方,保險公司也體認此一事實。經濟學者將風險的分攤、移轉交給保險業去管理、消化,對所謂不能量化,不能無法用機率去做估算其發生頻率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變得無計可施,唯一可做的是警覺與彈性,過去人們高談闊論的可承保性是否需要再修正?

保險業者若因應這些新的不確定性,需要研發新的保險產品和注入新的資金,台灣的保險業者有這樣的力氣做這些事嗎?如果台灣是全球供應鏈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的保險業不也是這個環節上的一片重要的金屬?日內瓦協會這份報告中以為要發展新的保險產品,政府的規範必須調整、配合,那麼台灣的保險業者終日埋首於金融管理委員會的報表之中,又如何有餘力發展符合新世界要求的保險產品?


October 2011

 

Back


www.cubicrisk.com